当前位置: 首页 > 心理学派 > 完型

心理学派

完型疗法

时间:2012-05-04 15:59   阅读(874)
文章摘要:完形(Gestalt)是德国字,原意为形状、图形。完形一词、源自一群研究知觉的德国心理学家,他们发现,人类对事物的知觉并非根据此事物的各个分离的片断,而是以一个有意义的整体为单位。因此,把各个部份或各个因素集合成一个具有意义的整体,即为完形。此外,就『形与景』的角度而言,能将目标物从周遭的背景环境中区辨出来,将注意力集中在目标物上,明白的辨别出它与背景环境的界限,亦是形成『完形』,即形成『背景』与『形』的意思。Perls曾对完形下过一个...
 

  完形(Gestalt)是德国字,原意为形状、图形。完形一词、源自一群研究知觉的德国心理学家,他们发现,人类对事物的知觉并非根据此事物的各个分离的片断,而是以一个有意义的整体为单位。因此,把各个部份或各个因素集合成一个具有意义的整体,即为完形。

  此外,就『形与景』的角度而言,能将目标物从周遭的背景环境中区辨出来,将注意力集中在目标物上,明白的辨别出它与背景环境的界限,亦是形成『完形』,即形成『背景』与『形』的意思。

   Perls 曾对完形下过一个解释:『完成乃是一种形态,是构成某事物的个别部份的一种特定组织。完形心理学的基本前提是,人类本质乃一整体,并以整体(或完形)感知世界,而不同事物也唯有以其组成之整体(或完形)方能被人类了解。』

贰、Frits  Perls

  完形治疗学派为 Perls 所创立, Perls 在思想史上最重要的便是将弗罗伊德的心理的理论和身体的理论统整为一。

*思想史上的地位

   Perls   为身心分离的传统思想谱下休止符,他认为身体与心理是整体的,若只是解开心理的封锁无济于事,因此完形治疗强调『身体的活动』。例如: Perls 常问来谈者『你想做什么?』『我想吐痰、痛骂一顿』, Perls 会说『那就吐呀』。当来谈者吐痰、谩骂、咬人时, Perls 认为即是一种治疗,因为把内心所想付诸实现,为生理层面的重新架构。
 
  因此, Perls 在思想史上重要的一件事,即是他把身体带进治疗的领域里,这可说是对弗罗伊德精神分析学的心理主义之反动。
 
   Perls   特别重视『身体感觉』或『身体语言』,在这之前的心理治疗,语言是『形』,身体『背景』, Perls 恰恰相反,语言『景』,身体『形』,他认为语言意识性高,容易撒谎,身体却是潜意识的。潜意识比意识更诚实,察觉『身体的感受或非语言的表现』,更能成为『真正的自己』。基于此完形治疗法主张放弃理性,去倾听身体的感觉。
参、理论发展

『完形治疗』理论乃 Perls 所创立,主要是奠基在完形心理学的理论上。

完形心理学

  由魏泰迈、库勒与考夫卡所创立,强调行为是有组织的统整的整体,而非特殊分离的部份,即构成整体的部份不能被分开的了解,这种行为的整体就是完形。

  完形心理学强调『全体大于部分的相加总和』,即全体并非把各部集合而成,全体是超越部分的。

  例如:水(全体)是超乎氢(部分)、氧(部分)的存在;欣赏名曲时,不是听到分散的音符,而是连续的音符、速度、音调和强弱的统整体。所以,整体被界定为部份的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赖的,基于此,分析永不能提供整体的了解。

  完形心理学的重点原本在阐明人类知觉与学习的历程,因此,完形治疗法和完形心理学是有所不同的。 Perls 就摘取了其中对心理治疗有意义的部份,作为其治疗法之基础。如下所述:
一、有机体有追求完整的倾向:一个不完全的完形就会引起注意直至完形出现和
  稳定为止。
二、有机体会依照其当前之需要,完成其完形。 Perls 认为要满足需要,就必须形
  成完形。
三、有机体的行为是一种整体,大于部份的相加总和。
四、有机体行为含意要由其生活整体的内涵中去了解。如对人的认识,不能将人抽
  离环境(整体)来看。
五、有机体透过形与景之原则、了解其所处环境。
 
    此外,由于现象学上所指的现象,是指“个人凭感官所知觉到的立即经验”而完形治疗深信『当事人对环境立即的觉察,而不去推论一些形成某一行为的原因。』所以,完形治疗是现象学取向的。又因为该治疗法的基础是此时此地,因此也是存在取向的。

    在完形治疗中,『觉察』、『责任』、『自由、选择』是很重要的三角关系,即察觉力愈强,自由的可能性愈大,而自己应为自己所做的决定,行为负责。此即存在主义的味道。

    而在完形治疗中,所采用的一些名词,诸如『投射』、『内化』、『压抑』...等,是源自精神分析的,故完形治疗学派可说是受到许多学派的影响。

肆、对人的看法

  完形治疗强调接纳真实的原有自己,不去受到自己或他人的合理化、期待、判断、曲解所操纵,而以自己所想的、所要的、所感觉的为基础表现自我。

  在人格发展的阶段中,孩子经由『承认』的历程发现自己,欣赏自己的存在,但由于父母的给予评价(赞许),使孩子开始压抑不被称赞的思想、情绪、行为,而转为附和他人,无法完全接受真实原有的自己。

  此外, Perls 提出,在人的体内,存有自我荍Q者(topdog)与其相反2悛?underdog),前者很正义,很具权威也很完美,以“应该”“必须”等观念来对个体作操纵与摆布。

  由于胜利者和失败者都在不断挣扎,夺取控制权,这内在的矛盾与冲突,便对人造成一种持续不断的折磨,极之痛苦。

  因此,完形治疗即是要协助受导者,自觉有这两个不协调部份的存在,寻求解决方法,将内在分裂情况改善,以求达到身心统整为一。

伍、基本观念

(一)自我觉察
  自我觉察是完形治疗的核心。完形治疗学派认为个体有自我调整的功能,个体若能充份觉察,必然改变;也就是,觉察本身即具有治疗的效果。那么自我觉察是什么呢?Simkin在1970年曾对『觉察』做了以下的说明:「完形谘商强调觉察、现在,觉察乃是专注与注意的能力。思考并不是觉察,感觉、感受也不是觉察,觉察乃是去接触、了解我正在想什么、感觉、感受到什么......,如果我不能觉察我正在做的,我即是对我所做的没有反应。」觉察是指去发现某些事情,让个体接触到或感觉到自己正在做什么?感觉到自己的思考、动作、身体姿势等。在觉察的过程中,个体与环境做良好的接触,以经验内在的冲突,统整其人格的分歧与对立,借着觉察,个体发现真实的自我,从新整合自己。

  觉察是一种提供选择的工具,它也意味着改变的可能性。因为觉察,你知道你可以不这样做,你知道你可以改变,也知道你可以不改变。你觉察的愈多,可做的选择也愈多,当你选择以后,就必须为自己的选择负责任。当然,前提是你必须先觉察到,才可以做选择,也才能为自己的行为负责任。所以说,觉察是改变的开始。

    此外,关于觉察有几点要注意:

1.觉察不同于内省。因为内省是有目的性及评价性的,而觉察只是去观察、注意而
 不评价。
 
2.人不可能同时对两件事有相同程度的觉察。因为觉察特别强调专注与注意的能力,
 我们一次只能专注于一件事。
 
3.你有意志力去专注在你的察觉上。当你想要做觉察时,你随时有能力可以做觉察。
 
4.缺乏觉察通常与逃避有关。在你生命中,或许有些部份是你一直害怕去碰触,而
 不愿面对的。所以说,成长需要勇气,若我们总是逃避去觉察某些部份,那么我
 们将无法改变与成长。

  个体与环境是无法区分的,因此在觉察的过程中必须兼顾个体与环境,若仅偏重于对自我的觉察或是对环境的觉察其中一者,则无法达成清楚的觉察。

  所以觉察应包括三个范畴:

(1)对自我的觉察
(2)对环境的觉察
(3)对自我与环境互动间的觉察。

  因此自我觉察可分为外部领域、内部领域及中间领域:

1.外部领域:即是对外在世界的察觉,用五官-看、听、嗅、味、触与外界接触。
 例如白纸上的黑字,火车的声音、玫瑰的花香......是他人也可客观而得的。这个
 领域帮助我们植根于「现实」之中。
 
2.内部领域:是个人主观的感觉,发生在自己的内部,只有自己能感觉得到,如
 疼、痛、痒、肌肉紧张以及各种情绪。
 
3.中间领域:即是对想象活动的察觉,包括种种心智活动,如幻想、计划、分析、
 思考等等。

  完形治疗希望帮助当事人多专注在外部领域和内部领域的觉察上,因为许多人可能在不知不觉中受困于中间领域的空想、担心等负面想象,而成了中间领域的囚犯。例如我们可能害怕失败,而不敢尝试一些计划;可能担心某些后果,而不敢冒险;这些担心或是恐惧的想象往往带来不安甚或阻挡了生活的进行。

  要如何消除中间领域带给我们的不安呢?我们可以在外部领域做些努力,也就是将不安转换为实际的行动;例如假若害怕考试失败,那就努力用功读书。或是我们可以试着将身体放松,因为身体感官会反应出我们的情绪与不安,所以中间领域的负面想象会使我们的内部领域呈现紧张或不舒服的状态,如呼吸急促、四肢颤抖、眉头紧缩等等,此时我们若能察觉到这些内部领域的变化,并使自己的身体放松,那么不安的感觉就较难侵入了。或是可以改变中间领域的用词和想象,如将「假如考试考坏了,该怎么办?」改为「考试会过关」,那么内部领域也就能随之转换成轻松自信的状态了。

  许多人受困于中间领域,因为他们不了解实际发生的,与自己想象的之间会有一大段差距,所以,我们要学习中间领域的正面运用方法,并使这三个领域平均发展,才能过着平衡的生活。

(二)此时此刻

  完形治疗强调此时此刻,它认为留恋过去就是在逃避体验现在。Polster在1973年曾提出「力量存在于现在」(Power is in the present),因为往者已矣,来者则尚未临,只有现在才是最重要的。若把精力花在追忆过去或是冥想未来,「现在」的力量将消失无踪。

 为了有效帮助当事人接触现在,完形治疗者常会以现在式的问句问「什么」(what)和「如何」(how)的问题,而很少问「为什么」(why)的问题。因为完形治疗认为问「为什么」只会引导当事人去编造合理化的解释及自我欺骗,将导致当事人不停地、顽固地去思索过去,而使他们脱离了此时此刻的体验。

  然而,完形治疗法并非不重视过去,事实上,完形治疗者认为,当过去与一个人现在的重要课题有关时,过去就是重要的。当当事人谈及他们的过去时,治疗者将要求他们借着重演过去将想象带到此地,不要只是谈论那些情感,而要求当事人在此时此刻再次体验过去所经验过的情感,透过想象的历程,再度体验当初受到的伤害,进而释放该伤害。

  完形强调「此时此刻」,主要有几项理由:

1.除了此刻他正在做的事以外,一个人不可能经验到其它事。
 
2.个人的改变只能发生在现在,他不能改变过去已发生的或未来尚未发生的。
 
3.当他能存在于此时此刻,他便能运用察觉去发现他的需求,并能知道如何去满
 足它。

4.自我的觉知也是存在于现在之中。

  Perls 指出,当个体离开现实而沉浸于未来时,便经历焦虑,对于未来,既害怕灾难的降临,又期待美好的结局,于是把所有的心思用在空想、计划、取舍不定,因而脱离现实。但是完形并不否认个人生活的过去与未来的重要性,个人可将过去拉回现在来重新经验它,也可经验此刻他的计划或未来的期望。

(三)形与景

  完形心理学认为有机体是透过「形」与「景」之原则,了解其所处的的环境。形成「完形」就是形成「背景」与「形」的意思, 无法形成「完形」,即「形」(兴趣的焦点)与「背景」(忽视的部份)无法确定的人。 固执的人就是一旦形成「形」与「背景」,再也无法看出其它「形」与「背景」的人。 佛洛伊德所说的情结( complex ),即  Perls   所指病理的完形。亦即「形」与「背景」固定而无法看到其它部份。 形和背景 (figuer and ground), 最常拿来被引用的是丹麦的Edgar Rubin 于1915年所举出来的 Rubin 之杯。
         
  Rubin 的花瓶只是视觉的完形之例子,除了视觉之外,还有听觉的外形,如音乐。 完形治疗并非在外在形成了人形与背景,也企图重新组成自己的内在部份以及个体的经验。 将视觉的认知扩展到我们的「情绪」部份与「感觉」部份,如此一来,视觉与感觉的认知就能在相同的原则下顺利进行了。

  完形要我们将注意力集中到感官知觉内在区域所发生的各种现象上,以建立一连串图象与背景之间的关连性。因为愈能明确了解其间的关系,就愈能为我们的内心世界赋予意义,也愈能澄清我们真正的需求和意念何在,这是了解自己的根本之道。

  一个心理健康的人就是能够自由自在形成「完形」,就是能够自由自在形成「完形」的人, 完形治疗是企图使无法形成「完形」的人或者祇形成一种「完形」而缺乏弹性者有创造「完形」的机会。所谓创造「完形」就是如何去感受实现世界,即对于外界的诠释。

  Koffka曾经举了一个例子:有一个人把湖泊当做草原,后来听说那是湖泊,吃惊得从马背上掉下来。因为草原这个完形变成湖泊这个完形,他才掉下来。又譬如精神分析认为父亲天天殴打,小孩才变成不良少年,完形治疗如果形成「小孩被殴打(事实),只是做了精神官能症的父亲的出气筒,无异为父亲做了一次心理治疗」这个「完形」,则不一定会变成不良青少年。

  换言之,完形治疗不认为现在的自己是过去的产物,它要问的是现在自己对于过去所发的事情究竟形成怎样的「完形」。

  人的成长,主要是在达成自我实现的过程中,满足一些动机及需求。需求的出现,成为整个人环境的焦点,这个焦点就是   Perls   所说的形象,相对的,个人环境即为背景。俟需求满足,形象便退回背景,一旦新的需求出现时,另一个形象于焉产生。这种关系可用下图说明:

  有了这样的概念,就可以了解当我们遭遇困难时,困难本身就是形象,如果我们只注意困难,而忽略了周围的个人和环境的资源,很可能我们会理不清这个困难索引还的意义也很可能因此而身陷其中,夹杂不清,始终找不出解决之道。所以,波尔斯建议,凡事应从较宽广的角度去知觉、去思考,问题的意义才能明白,需求才会获得满足。

  在形与景取得平衡的时候,注意的焦点是强韧且清晰的,另外也具有柔软性,唯有柔软性才能在该变化的时候变化,而当你失衡时,舍弃旧有的注意焦点,固然有它的困难之处,但唯有如此才能发现新的焦点,或许有充份的理由将注意的焦点固定,但唯有超越障碍,人生才有可能更为柔软,更为敏感。

  而人的一生成长不外是形成「外形」之后又破坏它,破坏之后又形成它的不断形成「完形」的过程。其中有些「完形」深深印在脑海里,无法忘记,就很难形成新的「完形」。此即精神分析所说的「情结」,完形治疗则称为「未完成的行为」,亦即一个人形成「未完成的完形」之情形。

四、未竟事务

  另一项主要的概念是未完成的事 (unfinished business),包括悔恨、愤怒、憎恨、痛苦、焦虑、悲伤、罪恶、被抛弃等未曾表达的情感。虽然这些情感未被表达,他们都与某些特殊、鲜明的记忆或想象连结在一起,这些未曾完全察识、未曾被充份体验的情感在内心深处徘徊,在不知不觉中,影响个体与自己和他人的接触。

  人们都有成千成百种身体的、感情的、心灵的欲求,它们各有其意义吸引着我们的注意,有些无法满足的欲求,将会一直牵引着我们的注意,不能满足的欲求愈多,就愈会被过去所束缚,一旦对这些不满的欲求没有自觉,就会带来疲劳、注意力散漫、混乱、紧张、身体疾病、破坏等不满足的行为模式。在完形上就将这些未解决的情况,和未获得满足的欲求,称之为「未完的形态」或是「未竟事务」。

  未完成的事就如此持续着,直到个体面对、处理那些未曾表达的情感后,才算「完成」。这些不完全的层面,的确会寻求完备,而当它们累积到相当强度时,个体便陷入偏颇、苦闷、强迫行为,以及自我打击中无法自拔。由于这些莫名的情感,制造了许多不必要的情绪困扰,打乱的我们对现实的觉察。

  未完成的事对于目前行为的影响,可在一位缺乏母爱的男性身上清楚的看出。他可能会对母亲怀有愤恨之情,因为不论他多么努力,母亲总是对他不满意,为了转移这种要求母性赞赏的需求,他可能会向其它女性寻求自己男子气概的肯定。因此,他的行为便成了一种寻觅代替母爱的行为,在这种情况下,在他能体验真正的满足前,他必须先去完成未竟事务的体验,把原不为人知的失望与愤怒的情感表达出来,才能突破僵局继续停滞的成长历程。

  未解决的状况和未完成的形态都会产生不平衡的情况,需要我们加以解决。在我们人生的所有领域上,都拥有追求解决或平衡的自然欲求。

  所有未解决的问题出现于现在的瞬间,过去所有未解决的状况皆系在一根在线,而线的一端就握在你现在的手上。假若能观察现在的行为、思想、感情,就可能到达握在手中线之源头。如此一来为解决的状况获得解决,整件事便可打上完整的休止符,也就是放开了将自己束缚于过去的那根线,完全生活于现在,参与现在、解放过去-这也是完形的目的之一。

陆、完形治疗历程

(一)治疗目标

Perls :「完形治疗的目标与其它治疗的目标相同的,那就是使有机体成熟成长。」

*完形治疗有以下几个重要的目标:

1.由“人助”转为“自助”E发当事人由外在环境的支持进入自我的支持。

2.帮助当事人过更充实的生活:

Perls :人仅发挥了百分之五~十五的潜能

Maslow:我们有固定的生活型态,我们一再扮演相同的角色,很少去创新和突破。潜能更进一层地发挥,可使我们生活态度日新,使我们生活更充实。

3.察识的获得:

  察识是人格改变的工具,具有治疗性,在察识过程中,未竟事 务将逐一显现于治疗情境,得以加以处理。察识的目的是帮助当事人了解环境,了解自己,接纳自己进而达到人格统整。
4.协助当事人达到人格统整:

  当事人由于自我印象的影响,造成了人格的分裂,无法尽己之才,满足自我需求,自我实现。完形治疗的目标是摒除自我印象的影响,提高当事人的觉察能力,协调本身内、外在中两极化的知觉,使未完成的工作不再干搅现在而达到人格统整。健全的人格主要特质是能自我调适、自我约束。
5.帮助当事人找到自我

  Perls :「只要你与们我同在,就不必再作适应,任何发生的事就像过眼的影像,你可以吸收,可以同化,也可以了解,不再随着世界团团转。」EX:"西藏生死书"中提到像天空的自性。

(二)治疗者的功能与角色

  「促使进当事人的成熟与除去阻碍成长的绊脚石。」从以上的目标可得知完形治疗表扮演的角色是比较主动的,面质的态度。

◎治疗者的功能

1.保持敏锐的意识形态,能够完整的体会当事人所呈现的讯息,并协助当事人认出矛盾,不一致,甚至抗拒,挫折的部分。EX:说一件难过的事,嘴巴却挂着微笑。

2.激发当事人察觉此时此刻自我,包括口语与非口语的部分。谘商员注意当事人的身体语言。

Perls :「个体想要表达的一切都在你面前,但它并不存在字里行间。我们说的,大部分不是谎言,就是废话,但我们的声调、情绪姿势、面部表情、以及身性的语言却都表露出来无所遁形。」

3.温和地面对当事人,帮助他们去察觉语言型式对他们的影响。EX:

(1)它说:非人化的主词,以无生命的事物取代「我」,以逃避
 「我」所面对的问题。 * 以我取代「你」

(2)你说:用「你」来远离真实经验带来的不安。* 以我取代「你」

(3)提问题:使发问的一方掩藏起来,安全而轻易将问题抛给谘商
  员。  * 将问句改为陈述句

(4)否定力量的言语:藉以否定个人的力量, Perls :「在"但是"之后
 所说的一切都是废话。」

(5)隐喻:可能为当事人某些事务的对话。 * 将隐喻的内涵转成显明
 的意义,并连用在治疗过程中。

(6)揭发事情原委的潜隐性语言。

4.有关谘商专业人员的觉察:

  因扮演帮助当事人觉察自我的角色,故当事人必须同样具有觉察的能力,以便在谘商过程中,察觉自我与当事的状况。Enright:「谘商事业人员虽然都认为觉察业谘商专业是很重要的,但是我们的意识中,仍多以个人的记忆、猜测、计划、或内在对话等在进行谘商工作很少是真正察觉自已和他人的经验。」

  专业知识让我们对人类普遍的心理现象似乎有一定程度的了解,但这些知识往往成为阻碍我们真正察觉个人经验、情绪、想法及外在环境等的最大阻碍。

◎治疗者的角色

(1)向导和催化剂:提供谘商气氛,让当事人在此气氛中有机会去觉察自己的需
 要。

(2)投射镜:让当事人从中瞧见自己,在彼此互动中,当事人体认到谘商员和自
 己一样都不完美。

(三)治疗者与当事人的关系

  人对人关系(而非专家对病患),治疗者的经验,察识与知觉构成治疗过程布景,当事人的察识与反应则为舞台上演出的戏目。谘商员主动分享自已的知觉与经验。

  一种在你我真诚关系的基础上运作的双向投入,治疗者以诚实而直接的反应面对当事人,挑起当事人的自省,而不以「有病」的眼光相向,不时给当事人回馈。
 
(四)当事人在治疗中的经验

1.当事人的第一项责任:

在完形治疗中必须决定自己希望从治疗中获得何种帮助如何应用,治疗时间中使当事人学习为自己的想法、感觉和行为担负更大的责任。

2.当事人在治疗中阶段的整合程序:

第一阶段:发现当事人对自己和往事有了新的看法、领悟生命中的重要人物。
      *当事人的反应:讶异
第二阶段:调适当事人察觉到自己多了许多选的机会,准备踏出扩展自己的
     第一步。 *当事人的责任:随时给予当事人支持,鼓励他们勇于实践。
第三阶段:同化当事人学习如何改变他们所处的环境,学会如何去扩大自己的
     机会并在环境中撷取自己所需的资源。 *当事人的任务:明确地告
     知当事人,在他们的内心已发生某程度的改变,某些事情已被完成,
     某认知也已被修正了。

柒、治疗技术

(一)原则

1.此时此地

完形治疗学派不强调过去经验对现在行为的影响。他认为只有属于现在的才是现实。当当事人想起过去的某事时 , 他所回忆起来的过去以成现在 ; 当患者谈及将来事时 , 将来是以成为现在事。

2.我与你

只谘商者与受辅者是人与人的关系 , 我与你的关系 , 非特别指指导者与受助者的关系。

3.使用“我‘语言

在表达自己的感觉时,练习使用“我”语言,才能直接的,诚实的面对自己的感觉,承担自己的责任。

4.使用“察觉性”语言

集中注意力表达经验的过程及性质,而尽量避免论及经验的原因。

5.以直叙句代替问话

是以问句方式进行晤谈,可要求其先以肯定的形式说出,或说出对此问题感到怀疑之感受,藉以训练当事人勇于表达自己的感受。

(二)主要技术

1.空椅法

代表当事人另一种对立的想法或真实人物 , 将心中的话对着空椅子说 , 然后试着进入而体会另一方之感受 , 并将其表达出。

2.“我负责”游戏

治疗者要求患者在讲出自己的为人与感觉之后 , 一定要加说“我为自己刚才说的话负责”。

3.“我有个秘密”之游戏

患者先想出一件属于自己的 , 与罪恶感 , 羞耻赶有关的秘密 , 但不要说出他 , 然后试着想当他把秘密告诉对方 , 对方可能做出什么反应 . 目的在体验羞耻感与罪恶感。

4.“绕圈子”游戏

当事人绕着团体而走 , 然后向团体成员说些难以启齿的话 , 这个练习的目的是要当事人体会恐惧 , 以及把恐惧说出的感受。

5.对话游戏

当事人将心中冲突 , 对立的两种情感互相对话 , 藉以理出冲突的情绪。

6.夸张游戏

这个游戏是要唤醒你注意当事人的身体语言与非语言线索 . 这种游戏是重复地夸大某些举动 - 如态度或手势 , 让当事人去充分正是你的感觉。

7.角色扮演

例如: 由女儿扮演母亲 , 母亲扮演女儿 , 两者互相对话 , 藉由此体会出彼此的感觉。
 
捌、贡献及批评

(一)贡献

1.鼓励直接接触与表达
 
2.强调此时此地
 
3.重视非与言行为
 
4.拒绝当事人已绝望 , 无助为借口
 
5.强调人类行为的整体性
 
6.重视人的价值与目的存在

(二)批评与讨论

1.过于强调经验
 
2.某些技巧让当事人觉得像傻瓜
 
3.技术被滥用的困扰
 
4.对保守的中国人有些窒碍难行
 
5.缺乏统计上的实证说明其成效
 
6.无法适用于各种适应不良的人
 
*完形的祷告

我就是我;你就是你。
我做我的事;你做你的事。
我不是为了实现你的期待而生活于这个世间;
而你也不是为了实现我的期待而生活于这个世间。
你就是你;我就是我。
偶然,你我若相遇,那是件非常值得高兴的事;
若无法相遇,也是件无可奈何的事。
 
*超越波尔斯

「我做我的事,你做你的事」。
然而,如果仅于此,
我们的情丝即将丧失。
「我活在这世界上不是为了你的期待」,
然而,我情愿为无法取代的你的存在而喝采,
我也愿意接受你为我而喝采。
当我们彼此有了心理与心理的接触时,
才能高喊:我存在于此。
如果丧失与你的情丝,
无异丧失了我自己。
我们的内心互相接触,并非偶然,
只因彼此付出全付精神,诚挚地企求,
才能使两颗心在一起,
绝不是任凭事情一直流转,
内心有所期待,两颗心才能有所接触,
万事万物都发自我心,
然而,不能以发自心理就感到满足,
真理唯有在我和你共存时才能存在。

[完型治疗法介绍2]
 
当对话理论坐上了完形治疗的空椅
完形治疗空椅对话的内在历程重构

一. 前言
  本文旨在探讨完形空椅法中两极的对话过程。
  在对话的过程中,个案的内在历程中产生什么变化,并对个案产生什么影响。
  我会提出完形理论对这个内在历程的观点,再提出对话理论的观点与之对话。
  基本上本文即是以对话理论的精神来重构完形对话(可能会有一点点解构主义的味道),试图在完形理论与对话理论两者的相互激荡下,能让完形的空椅对话有所新意,也期待有助于谘商员实务的工作中对于个案内在历程的接近。

  由于本文即是以对话理论的精神来进行,因此一开始先谈谈对话理论的基本含意。

二. 对话理论的基本含意

  对话:-按照它的原始意义,是指人与人之间的一种谈话方式。

  我们生存在这个社会中,每天都难免要与他人谈话。然而;同样是谈话,却可能有许多不同的形式,也会产生许多不同的效果;有盛气凌人的教训式谈话,咄咄逼人。有的人沈浸在自己的世界中,细诉衷曲,却不管别人的想法、感受。也有的人尽是穷于讨好他人,附和他人的意见,说不出自己的想法。还有的是完全的倾听者,一心在理解他人,保留自己的意见。

  除了这些交谈外,还有一种将谈话者的整个身心融进去,在谈话之后使人得到一次脱胎换骨的变化的交谈。

  这种交谈并不是要达到一个共识,而是双方都能接纳对方的独特性,但却又不固守在自己的原点,是一种平等、开放、自由、协调,富有情趣和美感,时时激发出新意和遐想的交谈。

  相较之下,种种非对话的交谈方式充满了教训与受教、灌输与接受、强迫与服从、施予与拒绝、激情与冷酷等对立、摩擦、与互不相容。在这种交谈中个人的偏见无法得到制止,也并未充分暴露出来,反而得到肆无忌惮的发泄。

  这两种截然不同的对话方式代表了两种截然不同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和生存方式,最终体现了两种不同的文明和文化模式,也就是说,一个具有对话意识的社会会呈现出与过去截然不同的风貌,为人与自然提供一种有利于他们生长的环境。最主要的是,它消除了人与人之间和集团与集团之间的种种不必要的摩擦,使人的身心得到彻底的解放。

  在此要另外一提的是,对话意识是以交谈为它的原型,但不限于语言的交谈。

  以语言进行的对话方式只是这种对话意识的一种特殊的隐喻形式,事实上对话意识大大地超出了交谈的范围,是一种渗透于人类的一切行为,和一切生产消费方式的意识或哲学。以上是对话理论的基本态度,关于对话理论较深入的观点,以及关于对话历程的探讨将在后面的文章中提出

三. 完形的观点

  根据完形学派的观点,个人的内在冲突是常态,就像是内心的和谐一样是一种自然的现象。

  由于人的生活经验,个人的内在常常有许多不同,甚至不兼容的观点,一旦面临到要采取行动时,这些内在的冲突就会阔大加深。

  结果呢?就像Robert Philips所说的:「冲突并不会造成问题,往往是逃避它造成了问题。」(In organizations it is usually not conflict but the avoidance of conflict that cause most problems.)

  由于面对冲突不是一种愉快的经验,人们往往不去面对它、处理它,结果内在的冲突以及伴随的情绪始终没有消去,或退到背景中,一直在那里奔腾翻搅着,干扰着个案的一切功能。

  人们常常努力去达到内在的平衡,就像是生理上的平衡系统一样,当外界的刺激引发了这个平衡系通失衡时,生理系统就会自发地趋向新的平衡状态。然而,个体同样的有自发的强烈趋力去促使这个平衡状态改变,这种力量是由各种自发的欲望和激起(excitements)所引发,这些欲望、激起和坏平衡的力量是本质的,它们也是促发接触、成长、和自我实现的力量。

  一旦个体达到平衡,他就会寻找激起、新奇,并融入新的环境中,但当他被激起的需要给弄得混乱时,他同时会汲汲地寻找满足它的需要以回复平衡--至少是偶发的。

  这两个平衡和坏平衡的趋力是互补对立的,也是同时存在的。它们对于人类生命的功能和滋养是必要的条件。因此一个成长中的生命要能时时流动于这两个极端之间,一旦僵化的限于任一个极端中,生命力就开始削弱。

  完形学派的谘商中,常常让个案的内在矛盾呈现出来,再让个案交替地处于两极之中,体验两极的对话过程,藉由这个过程整合个案的冲突(注一)。

  这种两极的对话目的,在使个人内在的冲突与对立获得高层次的统整,此外,其目的不在去除一个人的某种特质,而是要个人去接纳这种对立并且与之并存。

  Perls 认为改变不能强求,而是要透过接纳这种对立,才能产生统整,当事人也才能停止自我折磨游戏的困扰。他采存在的观点来看人的本质,无所谓好的与坏的。

  Perls相信,我们都有能力去内化(embody)任何的人类特质,然而我们常常排斥一些潜在的特质(所谓的「坏」的特质),因为它们不被我们接受,因为家人、老师、朋友拒绝了它们或轻视它们。因此这些不被接受的特质就退到了背景中,而那些「好」的特质则成为形象。

  但是这些处于背景中的一极,会用尽各种方式来干扰这些形象中的特质,这种干扰会消耗掉个人大量的能量,没有任何的帮助。Perls 让它们对话的目的,就是要让两极都能被觉察,并向个案彰显出两极是必然同时存在的(注二)。

  一旦个案能从自身体验到这一点,他就能增加他在两极中顺畅流动的能力和范围,他变成一个有弹性且整合的整体。而非一群整天互相打仗的分离部份。

关于空椅对话如何解决个案的冲突,Greenberg 另外做了一些补充,他列了以下三点:

整合个案的内在冲突。

释放个案未曾表露的情绪,用完形的用语来说就是内爆(explosion)。

因观点的改变使各个冲突的部份不再相关。
Greenberg曾做过不少研究
Greenberg以21名修谘商心理学的研究生为对象,受试者先填写「集中注意问卷」(Focusing Questionnaire),参加「陈述分裂」(split presentation)训练,再填写「目标达成量表」(A Goal Attainment Scale),然后接受空椅技巧或同理心反应的实验处理。之后当事人填写报告。

结果证实空椅技巧在增进受试者经验的深度,及觉察能力方面显著高于同理心反应。(Greenberg & Clarke 1979)

Greenberg &Honther (1980)以空椅技巧组集中注意组及控制组三组,每组14人,研究这些不同技巧对解决心理冲突的不同效果。

该研究以「经验量表」(The Experiencing Scale)、「目标抱怨量表」(The Target Complaint Box Scale)、及觉察问卷为工具,结果显示:

(一)空椅技巧比集中注意加上同理心反应技巧有较深度的经验。
(二)空椅技巧及集中注意两组的觉察力都显著地优于控制组。
一般人在付诸行动前作决定时往往面临较大的心理冲突。
Greenberg和 Webster (1982)探讨完形空椅技巧,对解决因作决定而产生的冲突之效果。研究受试者以在作决定时有困难而请求谘商的当事人为主。随机分派到空椅技巧训练组和认知治疗组。
在经过六周的处理后,结果显示:

空椅训练组比认知治疗组较能解决冲突,较少的不书舒适感,较大的情绪改变,且较能达到目标。
有关角色扮演对于解决内在冲突之效果,Bohart(1977)之研究得到了证实。

此研究以80名男性研究生为受试,随机分派至智性分析组、松弛组、角色扮演组、及控制组。实验过程中是让受试者听一段会令人生气的录音带,然后要求四组受试以不同的方式表达其感受。结果指出角色扮演对生气、敌对态度、及攻击行为三方面的减除效果最有效。证实界者角色扮演使受试者有机会了解、体验对立的另一方,使两对立的极端趋于统合。

  综合以上的研究,完形空椅法及角色扮演,在解决当事人的内在冲突及焦虑方面,有一致性的正效果。

四. 对话理论和完形空椅的比较

  首先从哲学认识论的角度出发,对话意识一方面与非对话式的形上学彻底决裂,另一方面与解释学和解构主义互相对应。

  形上学的基本信仰是对于对立价值的信仰,对话意识和对话哲学则是要将这种对立打破,追求一种开放和自由的境地。

  形上学的「对立价值」是指,思考任何事情都必须透过诸如表象与真实,物质与精神、身理与心理、善与恶、好与坏、敌人与朋友、对与错…………等两极的对立去进行,这样的结果最终必然得到其中一极对另一极的并吞和消灭,而他所得到的真理也是只能由胜利者的观点所见到的东西。

  对话意识所追求的,则是消解上述种种两极之间的对立,所产生一种既与两者相关,又与两者不同的全新的东西(注三),而这也是解释学的精神。解释学的精神就是在于对话所产生的新的发现和新的认识之中。

  形上学的对立价值已深植人心,人们必须要藉助语言来认识自己,「主体」或「自我」尽管具有一定的物理实在或社会(个人)的实在,却一无例外地与之使用的语言分不开,自我需要语言来讲述它是什么,离开这种讲述就不能说是一个自我。

  这种把人的存在归结为语言,是一切后现代主义者的一个共识,不管是现象学者、解释学者、还是结构主义者,都无分歧。人们的存在与人们对自己的解释是分不开的,只有在讲述自己的故事时自己才是自己,自己才能认识到自己。不管这些故事是真的还是假的,是虚构的还是真正的历史,都赋予我们以自我认识。

  认识论的真理往往来自对实在或真实物理的抽象或分类,它得到的「理」,往往把一切不能归类的活生生的、不确定的、和时时刻刻在变化着的生命活动驱逐出理性的境地。用海德格的话说,认识论把那些作为理念的存在捧得太高了,而「存在本身」「却被贬低为不应该是的东西和实际上不是的东西。因为在实现的过程中它总是使理念失去原形」。(语出海德格之<<形上学导论>>)

  完形治疗中两极的对话可透过否定和消除,使真实的东西呈现和澄明。

  就像是道家的「反者道之动」(语出老子道德经),藉由「反」这一极对另一极的否定,来达到「观复」、「归根」、「反其真」。藉由「反」这一端的辩证过程,去把那个形上学的二元对立打破,去把那个认识论分门别类的简化的语言世界给悬置起来,倒过去读那个本真的源初的世界。

  如此一来,个人在自我对话的过程中,透过两极的反向作用,更进一步接近了自我真实的存在。而不只是单存地接纳两极,以及自由自在的在两极中流动。此时自我以透过语言世界的解构过程而产生了新的意义。个案的任一极都以不是原来僵化的任何一极。

  在对话之后,不管他接纳它们与否,它们已经改变了。因此在这一点上虽然对话理论与完形理论并无矛盾,但是基本上两者对于对话两极的内在历程解释是不太一样的。

  完形治疗理论认为个案的两极特质都原来就存在于个案内在,因为两极必然是辩证存在,有一极就有另一极,但是由于个案较不接纳其中一极,结果造成接纳的那一极过度发展。不接纳的那一极被压抑到背景中,治疗的效果产生于个案对于原来声音较弱的、较不被接纳的一极的接纳,同时接纳了两极,这时统整就开始发生。

  然而就对话理论而言,个案的任何一个特质都不必然是原来就真实地存在于他身上或心理某处。个案这些自我的特质,都只是一个文本(text),是经由语言建构出来的,不必然对应到真实的自我存在,更进一步说,一切自我及其对自我的叙述都只是一种建构(注四),并不存在一个真实的自我在那儿去等待我们发觉或或让它被接纳或改变,只存在一个建构出来的自我,这个自我可经自我解构的过程而改变。

  在这里点出了两个理论对于自我的存在的看法的差异,这样的差异是不是会影响他们对个案的处理及效果呢?这是本篇论文要讨论的前提假设的背景思考之一。

  再进一步引述道家思想中的两极对话来谈完形的空椅对话。就道家的思想而言,所谓对话就是指在两极遭遇时的相互作用,最后达到一种具有再生能力的和谐状态,就像老子说的「天地相和以降甘露」,若两极互不遭遇则会造成各自极端地发展,这样的极端发展是有违「道」的,并非天命。

  然而究竟要怎样才能导致两者的平衡呢?在世俗社会中有许多对立的范畴,如男女、进退、高下、强弱、刚柔等等。都是一方压倒另一方的关系,谁又能使它们逆转呢?老子提出了「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的原理。

  对这一原理,老子在道德经中从无数不同的角度和方式进行了透彻和独到的解释。我们从中已解到老子所说的「反」,其实就是要透过一种「反常规」意向,把千年习俗形成的那一种一方压倒另一方的关系颠倒过来,简单的说,「反」就是反常,就是要在社会和心理领域中建立一种反对习俗,反对常规,反对一成不变的强大意向。

  这种反常最能在道家传统中经常提及的那种「火」与「水」的对话关系中见到。我们知道「火」(以及一切与火相似的东西)照其本性事向上走的,是越「烧」越热的,是与「水」不相容的。加上一种反向力量就要它向下走,要它冷却一些,要它对水忍让,让水走到自己上面,同样「水」(以及与水相似的其它一切东西)的本性是向下走的,是逐渐冷却的;而加上一种反向力量,就是要逆着自己的惯性向上走,直到能达到一个能与火相遇的边缘领域。透过这样的一种反向作用,就造成一种大颠倒,原来的水火不容就变的水火相容。既然在这种「反向意识」中人人认为的水火不容都改了,其它类似的互不兼容,互不接纳的对立范畴就更不在话下了。

  我们常常可以看到两极交会,相辅相成在对话的状况共存的现象,譬如说一只海葵常常黏在寄居蟹身上,他们的所谓「互利共生」就代表了一种两极对话的结果,海葵太「静」了,不易移动难以觅食,寄居蟹却太「动」了无法固着在一个地方,大浪一来就到处乱飘,也不易觅食。

  两者遭遇适足以互相制衡。这两极这样的制衡也正巧促进了他们的生存,此时他们已不再是两个独立的个体,而是一种整合对话后的新生命。人也是如此,我们也常常看到两个过度极端的恋人每天相处在一起,一个过静,另一个过动;一个过于内向、拘谨、深思熟虑、想的多、但做不出来。另一个过外向、活泼、天不怕地不怕地到处乱闯。两者却在互相对话的方式共存了下来,好像互相融入了对方的生命之中,形成了新的生命。

  完形的对话不也是如此,任一极过度发展都有违「道」,要让被压抑的那一极翻上来说说话,把上面的那一极拉扯一下,生命的活力就此展现。

五、完形谘商中的对话意识

  此外要谈的一点是,前面提过谈话的形式有许多种,其中大多数不符合对话理论的精神,那么我们如何确保完形治疗中的对话不落入那些不适当的谈话形式呢?

  一个深具对话意识的个案和一个毫无对话意识的个案,两者的自我对话无论是在过程或是效果上应是大不相同的,不是吗?

  完形治疗在这一点上应是顾虑到了,至少已用了不少方法在做。在适当的对话中对话的双方要能开放的把自己的偏见暴露出来,但却不故守于自己的偏见,也不急于去替自己的偏见辩护。

  这种暴露不仅是对他人而言,也是暴露给了说话者自己,使自己处于一种对自己的怀疑之中,让这个偏见随时可被改变,偏见的意义不断地被补充。

  在完形治疗中,由于对话是由同一个人来进行,要让对话的两极互相融入对方中是比较容易的。因为两极的体验都在同一个人身上完整的发生,只要治疗者能让个案深刻地体验、觉察到这两极的内涵并且对自己的感受维持敏锐的觉察,则对两极的偏见怀疑、否定,可同时存在于个案所扮演的两个角色之中,且治疗者也可以随时把这种怀疑和偏见适时地提出来。

  然而,当其中一极是个案来扮演另一个角色而不是自己的特质时(例如要扮演父亲对他的批评时),就应有另外的考虑了,首先要考虑的是个案是否将这一极的内容内摄到其自我之中,若已成为他自己的一部份则和前面的讨论一致,同样把它当成个案内在的两极来处理。

  但是若是个案并未把这一极内摄进来而仍造成他的困扰时,我们的作法可能就要有所不同了,首先我们要考虑往上再寻找一个对立,这个对立很可能是与个案和另一极的原说话者的关系相关的(例如个案挣扎在孝顺父亲和维持自我之间),这时应该去处理这个相关的对立,让它们对话,而不是去直接让个案的自我去和另一个自我(父亲)对话,以后者的对话方式效果可能很有限,因为这样的对话并没有造成两个自我真实的接触,个案在扮演另一个人时仍然处在自己的自我之中,他并没有进入另一个人的内在,他不可能变成另一个人,他只是用自己的自我来解释了另一个自我的片段。

  要达到对话精神去整合两个人的话语,只能让他们在真实的生活之中自然地对话。然而,在完形治疗中,仍会让个案扮演另一个角色来对话(空椅对话的一种;即所谓的「角色扮演」),我想这样做也是可行的,因为可藉由这种方式引出前面所提及的更上一层个案内在的对立,并进一步处理。不过这样做有点儿迂回,不若直接抓住上一层次的内在对立处理来得明快。

  这一段的讨论也给了对话理论一些启示:要做到对话理论的精神,个人在对话中要对自己的感觉保持敏锐的觉察,并把这种感受清楚地暴露出来,而要如何能敏锐地觉察到自己的内在感受呢?

  去接受完形治疗吧,我尚未找到更好的方法。若说对话理论是人类将于二十一世纪由物质进化到精神进化、文化进化的一个里程碑,那么完形理论、完形治疗无异是推动此进化的一大力量。

  讨论至此,我们可以看到完形治疗的空椅对话和对话理论的精神其实是相当重迭的,但也有些许差距,然而这样的差距适足以让双方互相补充,共同激荡出炫丽的色彩。

批注

注一:

在此谈的对话并不限定于语言的交谈,而是包含了个人对自己的行为、情感、与生活脉络整体体验之后的对话。

对两极的任一端达到整体的体验,是完形治疗中相当强调的,并有不少的技巧来达到这个目标,但是如何能达到这个目标并不是本文欲探讨的范围。在这里我先假定这个目标已再相当程度上达成了。

注二:

Perls曾指出,两极必然是辩证(dialectical)地存在,有一极就一定有另一极,两极在一连续光谱的两端,互相定义、相辅相成。

举例来说,「好」之所以为好,是和「坏」比较而来的,若没有坏的存在,好就没有任何意义。

注三:

其实这样的谈法是和完形理论的精神一致的,即「部份的总和不等于整体」;

(1)与(-1)相加并不造成(1+-1=0) 。而是一个超越(1)与(-1)的结果。
一个不等于两极,也不等于两极中间点的第三者,这就是我们说的「意义」。

注四:

依社会建构的学说,人的世界是一个建构的世界,个人对自我或社会的理解是社会建构的,其建构的过程可依序分成下列三点:

外化(externalization) :过去或当代的人们提出对客体特质的描述。(例如:女性是柔弱的,敏感的,善解人意的......)

客化(objectivation) :客体自身吸纳这些特质。(女性这个客体吸纳入这些特质。)

内化(internalization) :这些特质被社会中的个人所内化,再浆这些内化的特质表现出来。(女表现出这些内化的特质,大家都不自主地接纳了女性是......)



客服